当前位置:找作文 >作文大全 > 正文

音乐奇才莫扎特的主要作品介绍

2022-04-01 12:29:34 27

音乐奇才莫扎特的主要作品介绍图片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莫扎特的主要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莫扎特的主要作品

莫扎特的作品向来以数量多、质量好、涉及范围广而著称,这个音乐奇才一生共创作出了600多个脍炙人口的作品,类型包括歌剧、交响乐、协奏曲等多种音乐风格,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莫扎特的作品。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之一。莫扎特使用了多种技巧,让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活跃起来。比如在给主角费加罗谱曲时,采用了急口令式的曲调,巧妙表达了任务坚定而又机智的性格。而优雅矜持的抒情女高音正好符合罗西娜的特点。莫扎特给丫鬟苏珊娜谱曲时采用了活泼质朴的手法,用轻快的旋律将人物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莫扎特的作品中较为出名的一部,也是非常值得细细欣赏的一部。

莫扎特于1787年在维也纳完成的小夜曲--《G大调小夜曲》,是器乐小夜曲中的典范之作,也是莫扎特十多首小乐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部。这首作品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从乐曲之中迸发出来的乐观情绪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听众可以在愉悦、美妙的旋律中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这首小夜曲充分展现了莫扎特超强的作曲能力和过人的音乐天赋,成为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莫扎特的作品还有很多,这里不能一一详细介绍。如果想更了解莫扎特、体会到他的音乐带给人的情感,就要亲自去倾听那些旋律,这样才能用音乐净化灵魂,获得绝妙的享受体验。

莫扎特舒伯特曲风比较

作为欧洲两个出名的音乐家,莫扎特舒伯特两个人都是英年早逝。在他们两个短暂的生命里,都曾经为欧洲音乐的发展做出来突出的贡献,而他们两个人的曲风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早期莫扎特的曲风是非常欢快的,并且带着鲜明的民族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扎特的曲风开始沉重起来,由最初欢快的风格逐渐转为悲怆和忧伤,他的曲风上的这个变化是和自己的经历相关的,而和舒伯特相比,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在上流社会似乎更受欢迎,具有很明显的流行音乐的特征。

舒伯特的曲风似乎不同,他可能生来就不是一个为上流社会服务的音乐人,因此,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莫扎特出名。相比于莫扎特从小就被叫的很盛的神童的名气,莫扎特似乎沉默的多,在外表上,他的灰色的头发似乎有点不受大众的青睐,而莫扎特外形姣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萌,金色的头发也比较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因此他的名声是从当时就奠定的,而舒伯特则是相反的,他的才能是在他死后逐渐被发掘出来的。他对于音乐的主要贡献是在歌曲上,现在,人们亲切的称舒伯特为歌曲之王。

虽然莫扎特舒伯特两个人都被当做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并且两个人在创作上也确实是对后世的音乐界有了很大的影响,唯一遗憾的是,两个人的存世时间都太短,否则一定能为世界带来更多的价值。

莫扎特的姐姐

一直以来,名人们的家世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那些本人与家人都天资不菲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莫扎特就是这样一位。也因此,莫扎特的姐姐也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并且受到极大的尊崇,还有电影专门是讲述其姐姐的,可以说,两个人同属于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莫扎特的姐姐,名字叫做娜奈尔,娜奈尔跟她的弟弟莫扎特一样,也属于古典音乐大师,是维也纳音乐史上的一个天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同属于天才音乐家,娜奈尔从小就和莫扎特一样,表现出了音乐方面的才华,而且他们还一起,在欧洲各个皇家宫廷做表演,可以说颇受欣赏。姐弟两人一起,成就了艺术上的一个佳话。

后来,莫扎特的姐姐娜奈尔遇到了一个贵人,那是在一次长达三年的旅行中,这次是家庭旅行,娜奈尔在凡尔赛宫遇到并且认识了路易十五的儿子,他对娜奈尔的音乐才华表示欣赏,并且鼓励她进行音乐创作。但是,毕竟女孩跟男孩还不一样,莫扎特的父亲就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他不允许娜奈尔搞音乐,认为这是丢人的,因此娜奈尔不得不放弃。

虽然说娜奈尔比弟弟莫扎特要大4岁。但是她也是不可多得的音乐人才,后来,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一直以钢琴教师作为职业。

莫扎特的名人故事

人人都说莫扎特是一位举世罕见的天才,然而,他自己说:“谁与我付出同样的努力,谁便能与我获得同样的成就。”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萨尔茨堡。莫扎特的父亲是音乐家、作曲家和管风琴家,一直都在当地大主教宫廷乐队里任职。莫扎特的姐姐也很有音乐才能。

莫扎特3岁时就显示出惊人的音乐记忆力,能把所听过的乐曲片断在钢琴上准确无误地弹奏出来。他的音乐才能令父亲大为震惊。父亲决心下大气力,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一名出色的音乐家。莫扎特不仅天资过人,尤其刻苦用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钢琴技巧已有了飞快的进步。

有一次,父亲和朋友走进房间,看见4岁的莫扎特正在纸上涂鸦,弄得满手都是墨水。父亲随手取来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莫扎特在“写”一首“钢琴协奏曲”。父亲逗他说,这首曲子或许不能演奏。小小“作曲家”未假思索就反问父亲:“哪首曲子不经修改练习就能演奏?”

莫扎特还具有罕见的绝对音高概念。据说,7岁那年,他曾用过父亲朋友的小提琴。回到家中,他对父亲的朋友说:“我的小提琴比您那把琴低八分之一音。”父亲和朋友都不信,取来琴当场验证,莫扎特的话果然分毫不差。

莫扎特从6岁起,便与11岁的姐姐一道,由父亲带领周游各国举行音乐会。莫扎特不仅能熟练地演奏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在演奏技术艰深的陌生作品时,也同样得心应手,就像早已经练得滚瓜烂熟。人们用绸子蒙住琴键时,他同样能准确无误地演奏技术复杂的乐曲,在场者无不同声赞叹。人们奔走相告,渲染夸张,音乐“神童”的名字不久便为欧洲各地家喻户晓了。

1764年,莫扎特来到英国,结识了音乐泰斗约·塞·巴赫的`儿子,人称“英国巴赫”的克利斯提安·巴赫。这位著名的作曲家对莫扎特后来音乐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几年间几乎走遍欧洲主要城市,莫扎特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时,他已开始出版自己的作品。如果说莫扎特出发时主要是演奏家,那么当他11岁回到萨尔茨堡时,就已经是一位作曲家了。

莫扎特14岁时,被罗马教皇授于“金马刺”骑士称号,并成为意大利鲍伦亚学院的院士。第二年一月初,维伦的爱乐学院也将他遴选为院士。

几年中,莫扎特的父亲一直努力想为孩子在维也纳宫廷中谋个一官半职,但及至1873年莫扎特17岁时,仍未能遂愿,无奈,只好让莫扎特留在萨尔茨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中担任乐师。

新任的大主教专横跋扈,为人歹毒,视莫扎特如奴仆,任意驱使。他不准莫扎特在饭厅吃饭,还强迫莫扎特为自己收拾房间。莫扎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没有大主教的许可,他不得外出演出,不得举行音乐会,不得自已出去找工作,也不能受别人委托作曲来取得收入。

这时正值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前夜,莫扎特随着年龄增长,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日深。1881年,他终于忍无可忍,向大主教提出辞职。为期8年的奴隶生涯结束了,25岁的莫扎特义无反顾,离开故乡,只身前往维也纳,开始了他一生中音乐成就最辉煌的十年。但为成为独立作曲家,他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毕生为谋生奔命,毕生与穷困相伴。

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后,不分昼夜拼命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写下了《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等一系列在歌剧发展史上占有光辉地位的作品。

但这一切,并未使他的生活境况有丝毫改善。冬天,没钱买柴,他只好拉着妻子跳舞取暖;孩子们饿了,连买面包的钱也拿不出来。1778年,莫扎特已是一贫如洗,为了吃饭,他不得不在6个星期内,赶成3首交响曲。其中《C大调交响曲(朱庇特)》是他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莫扎特,他把心中的苦楚、希望、热情和理想,全都倾注在创作中了。

莫扎特写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受人之约的《安魂曲》。莫扎特写这部作品时非常投入。情绪过分激动,加重了他的病情。1791年12月4日夜里,他轻声吟唱着自己最中意的一首咏叹调,人生如寄,往事如烟,在温馨的旋律声中,离开了令他荣耀、更令他痛苦的人世。

第二天,悲风天来,大雪纷扬,寥寥几位送葬的人都已中途折回,下葬时,只孤零零一位掘墓老人。几日后,妻子抱病而来,竟已无法辨认莫扎特的遗柩所在。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在短短36年的一生中,写下了75卷(600多部)音乐作品,包括22部歌剧、49部交响曲和25部钢琴协奏曲,为欧洲及全世界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光辉的贡献。他曾在孤寂凄苦中离开了世界,但如今这个世界上每个善良的人都将永远怀念他。

标签:历史文学历史解读阅读

标签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