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2022-04-01 12:14:10 9
《侍坐》结构首尾完整,形象较为鲜明,通过对话表示了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那么《侍坐》的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了解课文寓说理于形象之中。
2.体会孔子的政治思想,了解《论语》。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2.难点: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二、字词注音:
馑j‹n(蔬菜不熟) 比bŒ(到) 哂sh‡n(笑) 俟sŒ(等待) 甫f“(章甫,古代礼帽) 相xi„ng(相当于“士”这一级) 莫m”(同暮) 铿k…ng(拟声词) 冠gu„n 沂yŠ(水名) 雩y’(舞雩,坛名) 喟kuŒ(叹息声)孔子
三、及《论语》简介: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以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论语》中的“子”特称孔子。
四、解题: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文章记录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关于“志”的讨论,寥寥三百余字,写出了孔子和他的四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志趣爱好,如子路的直率粗犷,冉有、公西华的谦虚谨慎,曾皙的从容淡泊以及孔子的循循善诱。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五、课文串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子曰:“以 吾一日长乎
陪侍长者闲坐 因为 大一点 比
以:介词 乎:于,表比较
尔,毋吾以也⑵。 居 则曰⑶:“不吾知也⑷如 或 知 尔,
你们 不要认为我在这里就不说了 平日就 不了解我们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毋以吾也: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 则同辄 不知吾 如:如果。或:有人 尔:你们
则 何以 哉⑸?”
那么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以何 如……则……:如果……那么……(如同若)
小结: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何陋之有?(《陋室铭》)
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6.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7.唯利是图(成语)
寻找规律和方法: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一、孔子启发诱导学生言志。
孔子的话讲了两层意思:1.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年龄比你们大,你们就不敢讲话。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2.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而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该怎么办?从而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循循善诱。
第二课时
子路率尔⑹而对曰:“千乘之国⑺,摄乎大国之间⑻,加之以师
轻率地 中等国家 夹在 中间 有别国的军
率:轻率 尔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乘:古代指四匹马拉的车为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72人,称一乘。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以车战为主。当时十户农户要出车一乘,役夫两伍(每伍5人),推算下来,千乘之国约占地一百平方公里左右,属于中等国家,象楚、晋等大国兵车多达四五千乘。 摄:夹 以师旅加之。师旅:古代以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当时2500人为师,500人为旅,将师旅并举,泛指军队。 加:加上 之:代词,代千乘之国,作动词的宾语。
旅⑼, 因之以饥馑⑽;由也为之⑾,比及⑿三年,可使(之)有勇⒀,
队来侵略它 接着国内又有饥荒 我来治理它 等到 老百姓 勇气
因:接着 饥馑:《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泛指荒年。 也:语气助词,用以舒缓语气,无实义 为:动词 之:代千乘之国 比及:同义复词,等到
且 知方⒁也。”
并且 为人的道理
方:正道,是非准则
夫子晒⒂之。
笑
夫子:《论语》中孔子门徒尊称孔丘为夫子 晒:笑
“求,尔何如?”
怎么办
如:做、办,动词 何如:怎么办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⒃,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
方圆 或者 (的小国)
方:方圆 如:或者,连词
(之)足民⒄。 如 其 礼乐,以俟 君子⒅。
使老百姓富足 至于那些 等待 来推行
足:使动用法,使……富足 如:至于,连词 其:那些 礼乐(yuˆ):礼和乐的合称,指礼乐教化 俟:等待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⒆。宗庙 之事⒇,如会同(21),
不敢说能胜任 诸侯祭祀祖先 或者是诸侯会盟,共同朝见天子
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下文作小相的事 宗庙: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借代 如:或者,连词 会:诸侯会盟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章甫(22), 愿为小相(23)焉。”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希望做傧相
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名作动 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名作动 小相:即傧相,古代祭祀或盟会时的赞礼、司仪的人。分卿、大夫、士三级,小相是傧相中地位最低的“士”一级 焉:语气词,表陈述
这里写了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回答。他们虽然在态度上有轻率和谨慎的不同,但回答的都是治理政事的一些办法。所以孔子除了笑子路的态度不够谦虚外,对他们的回答都未置可否。
这三个学生的答话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孔子怎样表态?
子路性格直率、粗犷,他提出一个遭受内忧外患的国家,如经他短期治理,可收到强烈的效果(使人民勇于作战,懂得道理)。态度是很不谦虚的,所以孔子微笑一下。冉有、公西华的态度比较谦虚、谨慎,儒家认为治国的最高标准是以礼治国,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冉有说,他能使人民在经济上富裕,至于以礼乐治国,自己做不到,要依靠君子,这比子路的“且知方也”要谦虚得多。公西华要做小相,在“宗庙之事”和诸侯之间“会同”的时候进行“学习”和“服务”,这个态度当然就更谦虚了。但是三个人共同的都是要参与政治。孔子对三个学生的回答,当场都未置可否。
“点,尔何如?”
鼓瑟希(24), 铿尔(25),舍瑟而作(26),对曰:“异
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接近尾声 铿地一声 把瑟放下,站起来
希同稀 铿:象声词,鼓瑟的余音 尔:象声词词尾 舍:放下 作:起
乎三子者之撰(27)。”
个人 才能不同
乎:相当于“于” 者:语气词,表停顿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子曰:“何伤⑴乎?亦 各言其志也!”
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
何伤:何妨,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亦:副词,只是
曰:“莫春者⑵春 服 既 成⑶,冠者⑷五六人,童子⑸六七人,
阴历三月 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愿意和)成年人 少年
莫同暮 者:助词 成:定,穿上 冠者:成年人,古时候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就是成年 童子:二十岁以下的人
浴乎沂⑹,风乎舞雩⑺,咏⑻而归。”
洗浴 沂河 吹风 唱着歌回家
乎:相当于“于” 浴乎沂:祓濯(f’zhuŽ)古代为消灾去邪而举行的一种仪式,通常于三月三在水边举行。常见的方式是熏香沐浴 沂:沂水,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当地有温泉,所以暮春三月可浴 风:吹风,名作动 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 咏:唱歌 归:归来,回家
夫子喟然⑼曰:“吾与 点也⑽”
长叹一声 赞成 (的看法)
喟然:叹息的样子 喟:叹息声 然:助词 与:赞成 也:叹词
以上是第二部分,写了四个学生的答话。理解这段的关键在于孔子的喟然而叹。孔子极想入世行道,但终不得志;他又不肯牺牲自己的主张求取功名利禄。所以他曾经跟颜渊讲过一句话,叫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们,能够推行自己的主张,那就竭尽全力做一番事业;如果没有人任用我们,那就退身自隐,与世无争。因此他单单赞赏曾皙的话,这与孔子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相契合,所以孔子赞许他。也有人认为曾皙的话,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平——这便是曾皙的目标和理想,只不过他用暗示的方法讲出来罢了。这跟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等政治理想完全合拍,加之话又说得那么雍容委婉,所以孔子不由自主地叹赏起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所表现的儒家政治“圭为”的积极进取精神,集中体现在曾皙的“志”中,这是本文的思想核心。
曾皙答话的动作为什么比较详细?他的答话与前三人有什么不同?
写曾皙的动作比较详细,写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曾皙正在鼓瑟,表现他的志向高洁,淡泊于功名;突出他与子路三人的相异之处。为写曾皙的特殊志趣,从而引起孔子的感叹和赞赏张本。子路三人虽讲法不同,但都是为政;而曾皙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离开 走在后面 那 怎么样
者:助词 后:名作动,走在后面,落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⑾!”
也已矣:三个语气词连用,重点放在后一个词上
曰:“夫子何哂由也?”
笑子路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⑿,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⒀?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以礼为国:以:介词,用;为国:治理国家 让:谦让 唯:句首助词,帮助表示判断是非
邦:国家,这里指国家大事 也与:两个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的反问语气,重点在与,与同欤:吗
安见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
怎见得 祭祀
安见:怎见得,用着状语表反问 者:语气词,相当于呢 宗庙:名作动
会 同, 非诸侯而何⒂?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⒃?”
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 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 做一个小相 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会同:名作动 非……而何……:不是……又是什么…… 小:小相 大:大事(治国为政)
为之小:双宾语,之代诸侯
第三部分,孔子对三个学生的评论。
孔子的思想很复杂,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要从本文中孔子的言语、行动上去分析、了解。“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是孔子肯定了三个学生言的是“志”。从语言内容上看“亦各言其志”明言他们谈的是“志”;从语言的语气上看,“也已矣”三个助词连用,加强了肯定语气。
孔子对三个学生是怎样分别评论的?
孔子肯定三个学生都有治国的才能。子路要以勇治国,态度又不谦虚,所以直接指出笑他的原因;冉有要以富治国,孔子用两个反问句肯定他要得国而治;公西华要做小相,孔子以三个反问句肯定他要得国而治,并肯定他具有这种才能。
孔子肯定三人有治国才能,那为什么要说“吾与点也”?
三人讲法虽不同,但都要为诸侯治国,跟孔子主张以“礼乐仁义”治国的“礼治”不同,只有曾皙的话,跟孔子的“用之则行,去之则藏”的话合拍,因此深得孔子的赞赏。
六、作业:
[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七、补充作业:
1.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⑴以吾一日长乎尔(相当于“于”,译为“比”)
⑵摄乎大国之间(相当于“于”,译为“在”)
⑶异乎三子者之撰(相当于“于”,译为“跟”)
⑷浴乎沂,风乎舞雩(相当于“于”,译为“在”)
2.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
⑴子路率尔而对曰(放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
⑵鼓瑟希,铿尔(放在拟声后,相当于“然”)
⑶尔何如?(代词,你)
3.翻译学过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连词)
⑵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连词)
⑶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连词)
4.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⑵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⑶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⑷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
5.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
⑴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同意)
⑵唯求则非邦也与(语气助词)
⑶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⑷遂与外人隔绝(和)
⑸生三人,公与之母(给予)
6.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甫:名词作动词,戴着帽子)
⑵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⑶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⑷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 上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 下一篇:孔乙己教案
- 标签列表
-
- 作文
- 其他类
- 体裁作文
- 节日作文
- 高中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语文
- 美文
- 教育
- 句子
- 阅读
- 古诗文
- 文学赏析
- 大全
- 问答
- 读后感
- 写作指导
- 外语
- 外语课堂
- 名著阅读
- 字数作文
- 祝福语
- 词汇
- 爱好
- 唐代诗人
- 作文素材
- 学历类
- 瑞文网
- 交际礼仪文书
- 歌词
- 高考
- 散文
- 励志
- 观后感
- 古籍
- 计算机类
- 职场
- 造句
- 教案
- 外语类
- 资格证类
- 古诗
- 语录名言
- 阅读答案
- 人物作文
- 书画
- 学科教育
- 句子大全
- 日常行政公文
- 总结
- 课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知识
- 宋代诗人
- 板报大全
- 成语大全
- 近义词
- 诗词
- 工作总结
- 初一作文
- 手抄报
- 诗
- 试题
- 优美句子
- 节日庆典
- 职业技能
- 诗句
- 好词好句
- 诗歌
- 春节
- 现代作家
- 关于什么的作文
- 事务文书
- 名言语录
- 求学指南
- 高校排名
- 素材
- 自然作文
- 教学设计
- 书信函范文
- 词语
- 学生范文
- 大学
- 对联
- 读后感大全
- 演讲稿
- 琴棋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文艺体育
- 乐谱
- 赏析
- 学习资料
-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