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腊八节由来的黑板报内容
2022-03-31 12:27:10 2
【#节日作文# 导语】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关腊八节由来的黑板报内容》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有关腊八节由来的黑板报内容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俗称"过腊八"。
腊八节的由来有两个传说。一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一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时给财主放牛,因牛腿摔断被财主关在一间屋子里,3天没给饭吃,他饥饿难忍。到处搜寻。终于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从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种粮食,煮成粥食用,觉得非常香甜。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时候吃那顿粥的味道,就命太监用各种粮食煮了一锅糖粥,欢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争相效仿并传入民间,遂成了一种节日习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腊月初八,所以这粥也就是腊八粥了。青岛地区崇信后一种传说。
即墨做腊八粥除各种米类、豆类凑足8样外,还必须加上枣和栗子,寓意"早(枣)下力(栗)气",求得来年丰收。
莱西、即墨等地都忌讳妇女在娘家过腊八,腊八前妇女们都要回到婆家去。直到大年初三。实际上是因为腊八一过,媳妇们都该回婆家推磨、压碾,做过年的准备工作了。
过去。农村孩子上私塾,过了腊八就开始放假了。所以俗语说:"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或说:"过了腊八,不怕啦!"指不用再挨私塾先生的板子了。
2.有关腊八节由来的黑板报内容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腊八粥各地食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
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3.有关腊八节由来的黑板报内容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的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的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的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的。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的。“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的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的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
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的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的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的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的.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的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腊八粥用的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哦,当我在纷繁俗尘的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的目光里再吃她做的一碗“腊八粥”哟!
4.有关腊八节由来的黑板报内容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
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
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5.有关腊八节由来的黑板报内容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标签:节日作文
相关文章
- 标签列表
-
- 作文
- 其他类
- 体裁作文
- 节日作文
- 高中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语文
- 美文
- 教育
- 句子
- 阅读
- 古诗文
- 文学赏析
- 大全
- 问答
- 读后感
- 写作指导
- 外语
- 外语课堂
- 名著阅读
- 字数作文
- 祝福语
- 词汇
- 爱好
- 唐代诗人
- 作文素材
- 学历类
- 瑞文网
- 交际礼仪文书
- 歌词
- 高考
- 散文
- 励志
- 观后感
- 古籍
- 计算机类
- 职场
- 造句
- 教案
- 外语类
- 资格证类
- 古诗
- 语录名言
- 阅读答案
- 人物作文
- 书画
- 学科教育
- 句子大全
- 日常行政公文
- 总结
- 课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知识
- 宋代诗人
- 板报大全
- 成语大全
- 近义词
- 诗词
- 工作总结
- 初一作文
- 手抄报
- 诗
- 试题
- 优美句子
- 节日庆典
- 职业技能
- 诗句
- 好词好句
- 诗歌
- 春节
- 现代作家
- 关于什么的作文
- 事务文书
- 名言语录
- 求学指南
- 高校排名
- 素材
- 自然作文
- 教学设计
- 书信函范文
- 词语
- 学生范文
- 大学
- 对联
- 读后感大全
- 演讲稿
- 琴棋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文艺体育
- 乐谱
- 赏析
- 学习资料
-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