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作文 >作文大全 > 正文

《答谢中书书》赏析

2022-03-30 20:21:18 6

《答谢中书书》赏析图片

作者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他是丹阳秣陵(今南京)人,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建三年(公元456年),死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活了八十一岁,经历了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是继葛洪之后我国古代又一个有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家。

陶弘景年轻的时候,家境也并不宽裕,但是他很爱学习,“读书万余卷”,具有“一事不知,以为深耻”的钻研精神。据《南史》本传中记载,他在幼年的时候,就常“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练就一手好书法,草书、隶书写得很好,行书更是妙绝一时。他在青年时期,曾经被宰相萧道成(后来称帝,就是齐高帝)招聘,为诸王侍读,在宫中任职。

因为陶弘景小的时候,曾经看过葛洪著的《神仙传》,受影响很大,从此有了学仙养生的想法。所以在他三十七岁的时候(齐开帝永明十年,公元492年),就辞去官职,隐居句容(在今江苏省)茅山,继续钻研学问,修道炼丹,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移居积金东涧。

陶弘景知识渊博,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药物、治炼、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方面,都有一定贡献。如他曾经制造过能够演示天象的天文仪器“浑天象”。而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医学上。他总结了自《神农本草经》问世后几百年间药物知识的发展,编了《本草经集注》七卷,在本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书,成书年代大约在前后汉之间。我国古代把讲述药物知识的学部称为“本草学”。《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朝以前直到远古时期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而《神农本草经》也因为辗转传抄,药味时有增减,产生不了少错误。这在当时雕版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书籍全靠手抄的情况下,是很难避免的。他决心彻底整理补充这部著作.

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中原有的药物仔细地做了整理和校订,并且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把搜集到的新的用途以及不同的记载,进行了一一鉴别和补充。同时他又汇集汉、魏以来医家新发现的、没载入《神农本草经》的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写成《名医别录》一书,也作为《本草经集注》的一部分。《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七百三十种,比《神农本草经》增加了一倍。这是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大整理大提高。为了区别《神农本草经》中原有的药物和新增加的药物,陶弘景用朱红颜色书写原有的药,而用黑色书写新加的药。

作为一个热心炼制仙丹的道士,陶弘景在多年丹鼎生活中发展了无机化学知识。一方面说明了金、银两种金属能够和水银形成汞齐,这些汞齐具有可塑性(“成泥”);另一方面又对这类合金镀银的用途做了首次说明。

在谈及消石的时候,陶弘景指出:“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这里的真消石显然是硝酸钾,燃烧的`时候起紫青烟。而燃烧芒硝(硫酸钠)却没有这种颜色的烟。这个方法和近代分析化学用以鉴别钾盐和钠盐的火焰分析法是相同的。远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的化学家就掌握了这种鉴定化学药品的科学方法,并且记录流传焉,不能不认为是一项杰出的成就。

宝剑是道教徒除邪灾的重要法器,陶弘景对刀俞的治锻也有相当的研究,并且著有《古今刀剑录》一书。为研究我国古代刀俞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陶弘景还是古代灌钢冶炼方法的第一个人。“灌钢”冶炼法,是我国早期炼钢技术上的一个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陶弘景在记述中提出,当时已经用灌钢法生产的网制作“刀镰”。说明在公元六世纪初的南北朝时期,这种炼钢方法已经相当流行,钢已经比较普遍地用到家具和手工业工具上了。

陶弘景的许多著作没有流传下来,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他在自然科学的不少领域都是有贡献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答谢中书书》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征的一封回信。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这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本文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优美的意境。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再现它,激起读者审美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本文作者从如下几方面濡墨染彩、熔裁营构,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入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入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其四,动静相衬之美。客观景物不会单调划一,散文写法也切忌呆板凝滞。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

缜密的结构。本文虽属小品,可是作者仍精心结撰,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得如此经纬分明,脉络贯通,十分难得。

凝练的语言。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陶弘景娱情山水的思想。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都属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标签:名著阅读答谢中书书

标签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