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爱》全文
2022-03-30 18:10:19 29
《爱》是张爱玲创作的散文。该散文讲述了一个女子想等待自己的爱情,却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悲惨故事。这个故事是真的,是张爱玲在与胡兰成新婚时,听对方讲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爱玲小说《爱》全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全文: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爱》创作背景: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登上文坛的,她初涉文坛之时,便在《天才梦》中洞穿了“生命是华美却暗藏着虱子的一袭袍”,赞美生命,同时敏感到它的破绽,这也是她此后创作爆发期的一贯主题。时间的无涯、迷惘的威胁、时代的崩坏,浓缩于爱,皆是有缺。《爱》这篇散文写于1944年,时年张爱玲正处于热恋之中。她在此以波澜不惊的语气和轻描淡写的笔调,道出了两性情爱的秘密。
《爱》赏析:
“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述说不尽的主题,张爱玲仅以三百四十余字的袖珍篇幅,看似轻松地淡淡道来。语言洗尽铅华单纯干净,全然没有她惯有的华丽绚烂。然而,一种不动声色的人生苦难和沧桑已被她轻轻地触及;而一份爱的无奈和哀痛也被她暗暗地激起,让人想想就忍不住要心酸落泪。
文章以四个字起首作一段:“这是真的”,潜台词即:这不是小说,更不是传奇。“这是真的”,读完全文,回味过来,更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感。
接下来叙述一个真的、美的、纯的,同时又是那么虚的、淡的、凄凉的关于“爱”的故事。春天的晚上,桃树的底下,着月白衫子的十五六岁的少女,正是青春如花,做梦怀春的豆蔻年华,对爱可以说有无数的美好憧憬。正当此际,那个对门的他,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对她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然后,“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仿佛要发生点什么,却什么也没发生。结果的确什么也没有发生“就这样就完了”,张爱玲在此另起一段,六个字里用了两个“就”,就冷酷地葬送了那个春天的桃花盛开的萌芽着爱的情感的晚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花”意象总是与美丽缠绵的爱情相联系。
《诗经》中《桃天》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描绘了喜气、欢欣的场景;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传达了既是个人的又是共同的经验;孔尚任的《桃花扇》一剧,以丽人的斑斑血迹描画的一幅桃花扇为道具演绎世间的悲欢离合,抒发家国兴亡之感。以上种种以桃花、爱情交相映照的文学作品历经千百年而魅力不衰本来,以张爱玲的天才和妙笔不难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同样动人的桃花爱情故事,然而,她“就这样就完了”没有希望,没有余地,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深深的无奈。
可是,不曾想,张爱玲在紧接的一段,寥寥数语,把以为“就这样就完了”的爱的故事平静地推向了高潮那个曾如桃花般春华妙龄的女子,在成为历尽沧桑的老妇人之时,还“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那刚要开始就已结束的了无痕迹的“爱”,是何等的虚无又是何等的强大!也许那年轻人的一声问候并没有什么深意,而她却赋予了它无比巨大的想像和希望,那一刻,那一晚竟化为了生命中的永恒,成为无情岁月里、悲凉人生中可以时时怀想的一段闪亮时光。这就是张爱玲的爱那样的凄美绝美又那样的无助无奈。
通常,张爱玲在她的`散文里言及的多是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身边感受。她有滋有味地品尝着世俗人生的种种乐趣,但又能超越庸常和浅薄。她的灵智和深刻是在娓妮道来中的不经意的流露,往往举重若轻。一个女人一波三折的坎坷命运,一个女人历经苦难而痴痴不忘某种朦胧的爱的宿命,张爱玲仅有简洁的几笔,看似淡淡的,却有令人触目惊心、悲从中来的感染力。
至此,故事真正完结,张爱玲却欲罢不能,在最后一段忍不住要为她所体认的“爱”再作诠释:“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是典型的张爱玲的调子,张爱玲的苍凉。爱是人生极其重要的章节,不能不遭遇又难以遭遇不能不追寻又难以追寻,它是千万人、千万年中的“刚巧”——潜伏的是落花流水的偶然,莺飞燕过的渺茫啊!尽管张爱玲在前面故事的叙述中保持着冷静,最终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她的悲音。
张爱玲曾在《自己的文章》里阐述她的创作理念:“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可以说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底子无论是她的散文或是小说,无论她以素朴或是华艳的风格呈现。此篇作者对于逝水流年的敏感,对于美和爱稍纵即逝的无奈,对于女人无以把握自身命运的悲哀,也无不渗透着一种苍茫感、悲凉感。而令人惊叹的是,这一切都浓缩在仅仅三百多字的篇幅里,正是“妙在短才抬头,已经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有《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有《张爱玲散文》《张爱玲全集》等文集。
- 上一篇:张爱玲散文《秋雨》赏析
- 下一篇:张爱玲全集
- 标签列表
-
- 作文
- 其他类
- 体裁作文
- 节日作文
- 高中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语文
- 美文
- 教育
- 句子
- 阅读
- 古诗文
- 文学赏析
- 大全
- 问答
- 读后感
- 写作指导
- 外语
- 外语课堂
- 名著阅读
- 字数作文
- 祝福语
- 词汇
- 爱好
- 唐代诗人
- 作文素材
- 学历类
- 瑞文网
- 交际礼仪文书
- 歌词
- 高考
- 散文
- 励志
- 观后感
- 古籍
- 计算机类
- 职场
- 造句
- 教案
- 外语类
- 资格证类
- 古诗
- 语录名言
- 阅读答案
- 人物作文
- 书画
- 学科教育
- 句子大全
- 日常行政公文
- 总结
- 课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知识
- 宋代诗人
- 板报大全
- 成语大全
- 近义词
- 诗词
- 工作总结
- 初一作文
- 手抄报
- 诗
- 试题
- 优美句子
- 节日庆典
- 职业技能
- 诗句
- 好词好句
- 诗歌
- 春节
- 现代作家
- 关于什么的作文
- 事务文书
- 名言语录
- 求学指南
- 高校排名
- 素材
- 自然作文
- 教学设计
- 书信函范文
- 词语
- 学生范文
- 大学
- 对联
- 读后感大全
- 演讲稿
- 琴棋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文艺体育
- 乐谱
- 赏析
- 学习资料
-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