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想的例子
2015-11-15 09:41:41 5
没有理想的例子一: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本来也是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可是,在几经波折之后,便变成了一个“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人士,把他的精力与时间消耗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既然不能自拔,也便失去了一切决断的能力与战斗的意志。
没有理想的例子二:
《家》中的觉新是作者刻画得形象最丰满的一个典型。他思想矛盾、性格复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多余人”之一。作为同样的一位青年,他也曾为新思潮所触动,偶有奋发进取、希求新貌的一面;他善良,正直,尽管他自己不想作封建家族的叛逆者,却保护了他那些敢于反抗与斗争的弟妹们。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背着因袭的重担,长期接受的封建正统教育,以及长房长孙(“大少爷” )的地位,使他对旧家庭、旧制度一直抱着幻想,留恋难舍。觉新性格懦弱,缺乏“新生”的勇气和力量,面对封建恶势力的重重压迫,他一方面悲痛伤感,另一方面又无可奈何,只得逆来顺受,得过且过。
没有理想的例子三: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曾经是个挂着“新党”头衔的赫赫人物,所以黑暗社会给予了他很大的打击,弄得他承受流言与失业的威胁,几乎要到挨饿、乞讨的卑下地步。结果他不得不向恶势力妥协,做了一个旧军阀(师长)的顾问,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并且以一种愤懑无奈的心情与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对待社会,最后带着强烈的精神创伤,寂寞无助地死去。
没有理想的例子四:
肖涧秋是又一个典型的中国现代“多余人”。他是小说《二月》的男主人公。《二月》是《左联五烈士》之一、鲁迅极为赏识的青年作家柔石的代表作,出版于1929年11 月,反映了大革命时期浙江省偏远乡镇的生活。作品通过描写肖涧秋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再现了旧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时代里的苦闷、彷徨与探索。自师范学校毕业以后,肖涧秋长期在外漂泊奔波达6年之久,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等到他实在觉得厌倦了,便来到一个名叫芙蓉镇的小地方,希图过一种安静的生活。然而,芙蓉镇并非“世外桃源”,缺乏宁静与平和,肖涧秋很快就被卷入了其矛盾斗争的漩涡当中,他对自己在大革命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妻子儿女分外同情,预想用个人的努力来救助文嫂一家,以改变孤苦善良者的不幸处境。结果,这遭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歹人与愚昧冷漠的俗人的诽谤、攻击和鄙视、不解。同时,他与陶岚的自由恋爱,也引起了有些人的嫉妒和仇恨。最终,孤儿的夭亡、文嫂的自尽,给了肖涧秋深重的打击;他无力改变现实,又不愿意随波逐流,于是不得不逃离芙蓉镇,一走了之。
没有理想的例子五:
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拜伦颂扬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诗歌,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使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抱着对新的生活的渴望来到乡村,并试图从事农事改革。但是,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好逸恶劳的恶习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处于无所事事、苦闷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时代病--忧郁症。
相关文章
- 标签列表
-
- 作文
- 其他类
- 体裁作文
- 节日作文
- 高中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语文
- 美文
- 教育
- 句子
- 阅读
- 古诗文
- 文学赏析
- 大全
- 问答
- 读后感
- 写作指导
- 外语
- 外语课堂
- 名著阅读
- 字数作文
- 祝福语
- 词汇
- 爱好
- 唐代诗人
- 作文素材
- 学历类
- 瑞文网
- 交际礼仪文书
- 歌词
- 高考
- 散文
- 励志
- 观后感
- 古籍
- 计算机类
- 职场
- 造句
- 教案
- 外语类
- 资格证类
- 古诗
- 语录名言
- 阅读答案
- 人物作文
- 书画
- 学科教育
- 句子大全
- 日常行政公文
- 总结
- 课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知识
- 宋代诗人
- 板报大全
- 成语大全
- 近义词
- 诗词
- 工作总结
- 初一作文
- 手抄报
- 诗
- 试题
- 优美句子
- 节日庆典
- 职业技能
- 诗句
- 好词好句
- 诗歌
- 春节
- 现代作家
- 关于什么的作文
- 事务文书
- 名言语录
- 求学指南
- 高校排名
- 素材
- 自然作文
- 教学设计
- 书信函范文
- 词语
- 学生范文
- 大学
- 对联
- 读后感大全
- 演讲稿
- 琴棋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文艺体育
- 乐谱
- 赏析
- 学习资料
- 语录